
中國出版傳媒網(www.zgcbcm.com.cn)是由《企業家日報》社于2012年12月發起,得到人民出版社、《中國信息報》社、《中華工商時報》社等多家中央出版傳媒的支持,以及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復旦大學、華東政法大學等著名高校的支持,是一家全國性主流網媒和國家文化產業綜合性門戶網站。目前,中國出版傳媒網是中國境內最大最權威的國家文化產業戰略層面門戶網站,是中國文化產業集群的"航空母艦"。
同時,中國出版傳媒網作為安徽省人民政府支持的中國文化產業集群的龍頭,作為滁州市招商引資的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在中共滁州市委、滁州市人民政府的熱切關懷中,經過中共滁州市委群眾工作部、滁州市人民政府信訪局統籌安排,中國出版傳媒網總部己落戶滁州市瑯琊區,由中共滁州市瑯琊區委群眾工作部、滁州市瑯琊區人民政府信訪局對口支持,并做了大量幫扶工作,同時也得到中共滁州市瑯琊區政法委的支持,由滁州雪狐互聯網信息服務有限公司運營。
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既包括由經濟、科技、軍事實力等表現出來的"硬實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識形態吸引力體現出來的"軟實力"。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文化強國"新理念己深入人心,出版傳媒產業做為文化的根基也己深入人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黨和國家已經把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的戰略著眼點,文化軟實力作為現代社會發展的精神動力、智力支撐和思想保證,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中國出版傳媒網作為全國性主流網媒和國家文化產業綜合性門戶網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擔負著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因此,責任特別重大,使命特別光榮。
中國出版傳媒網將總部落戶安徽省滁州市,就是在滁州實踐"文化軟實力是重要國力"的真理,把文化產業列入國家戰略來大力推動和扶植。滁州曾是重要的革命根據地,劉少奇、羅炳輝、方毅、張云逸、張勁夫等無數革命先烈曾在這里戰斗過,如今更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故鄉。中國出版傳媒網遵循"與企業家心連心,與城市共發展"的新理念全方位市場化運作。中國出版傳媒網與滁州結緣,正在把著名詩人韋應物在滁州留下的"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唐詩佳句改為"環城皆山片片秀,文化深處是家鄉"。
中國出版傳媒網以"沿著文化產業特色,彰顯杰出人物風采,推崇行業名牌精品,傳揚民族風情文化"為宗旨,堅持以新聞為前提,以國情為基礎,以融合文化產業內容為原則,力求通過精心整合的即時新聞、詳實的背景資料和網上獨家的深度報道,向世界及時全面地介紹中國,并竭誠為中國和世界各國的訪問者提供權威的信息服務。
中國出版傳媒網已設立55個頻道,計劃使用網絡頁面制作工程師、運營總監、活動策劃、電視電影制片人、編劇、導演、采編、評論員、主持人、攝影攝像、頻道主編、網絡推廣等多方面人才共計600人,面向滁州和全國招才納賢。
中國出版傳媒網文化產業集群"初期籌備工作不僅得到國內相關企業家社團組織支持,還得到海外華人企業家大力支持,美國南部中國專家協會聯合會、美國亞特蘭大中國專家協會、美中投資協會、中國僑商聯合會、泰國客家商會、印度尼西亞中華總商會、馬來西亞客家公會聯合會、上海廣東商會、上??图衣撜x會、上海浙江商會、上海江蘇商會、世界客商協會等50多家海內外企業家社團組織,均與中國出版傳媒網具有戰略合作關系,中國出版傳媒網將整合海內外資源,與合作各方實現"強強聯手、互惠共贏",共同來推動中國文化產業走向繁榮富強。
到那時,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站立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斗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動力。中國人民應該有這個信心,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有這個信心。"這個信心的重要來源,就是我們優秀的文化傳統和嶄新的文化創造;這個信心的重要內容,就是我們有能力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一步步邁向社會主義的文化強國。--這就是中國出版傳媒網的偉大夢想,這就是中國出版傳媒網畢生奮斗的目標!
中國出版傳媒網監督電話:021-54378719 13901995089
監督郵箱:13901995089@139.com